《广西社会科学》

广西高考“3+1+2”怎么加?新课程学科专家组成员
2014年9月,以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为标志,我国开启了自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以来最全面、最系统、最深刻的一轮高考改革。作为第四批高考改革的地区,今天,广西正式印发了《广西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》,这就意味着广西“3+1+2”高考时代正式到来。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施,2024年起统一高考采取"3+1+2"模式。那么,高考改革究竟改了什么?会给广大考生和家长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?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。

2014年9月,以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为标志,我国开启了新一轮高考改革。上海、浙江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;2017年,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海南四地加入第二批试点行列;2018年,第三批新增河北、辽宁、江苏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重庆8个省市。2021年,广西,黑龙江、吉林、安徽、江西、甘肃、贵州等7省区第四批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。截至2021年,全国共有21个省区市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。
取消固定的“文综理综”
12种自选组合任你挑
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带动了一系列教育变革,包括考试的类型、内容、安排和成绩呈现四大方面。首先,考试类型从传统理科考“物化生”、文科考“史地政”,将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2种类型。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,需要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、信息技术、通用技术、音乐、美术、体育与健康等14门科目合格。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,选择性考试科目为物理、历史、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学等6门。选择性考试科目理论上有12种组合。首先必选项从物理和历史中选一科,另外两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,个人志向和自身优势等因素进行选择。
南宁三中副校长 广西新课程学科专家组成员 李杰:高考那个志愿要提前到高一就要充分地了解,改变在那里。过去是高考分数出来,大学专业才出来,现在是高一它大学的专业就是我刚刚讲的2021版教育部出台的《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(通用版)》,就是你选择的将来想从事怎样的专业,从事怎样的职业和你想读什么样的大学,必须在一开始就做好选择。
与此同时,高考总分的统计也有所改变,为了缩小学科难度不同、试题难易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异采取原始分加赋分。“3”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、数学、外语;“1”为首选科目,考生须在物理、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;“2”为再选科目,考生可在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地理等科目中选择2科;统考科目和首考科目计原始成绩,选考科目则按等级赋分后计入总成绩。

语文、数学、外语每门满分150分,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。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物理、历史科目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;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学科目按等级转换分数计入考生总成绩。考生总成绩保持750分不变。

南宁三中副校长 广西新课程学科专家组成员 李杰:选二里面的两门课是以等级分进入总分的,这个等级分的换算就是等级赋分的标准,按照每个省设置成ABCDE等不同的等次,比如说大部分省都用的是五个等次,那么各个等次的人数的比例。15%、35%、35%、13%、2%,然后把原始分转换为等级的分数。比如:政治考了85分,在整个全省考生排在前3.7%,属于第三个等次,所以他最后高考赋分是94分。
分数不是唯一!
综合素质评价列入高考招生重要参考
从2024年开始,广西统一高考招生录取将实施"两依据、一参考":即依据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、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招生录取新机制。这里的参考就是综合素质评价,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,作为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,这将逐步改变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和导向。
南宁三中副校长 广西新课程学科专家组成员 李杰:你所得的这些荣誉,比如说你参加了足球比赛,参加了这个奥林匹克竞赛、机器人大赛、信息大赛、演讲比赛、作文大赛这些等等,就成为了你这个综合素质评价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。